「勿演懶肉米線實小勒」譚仔姐姐帶着招牌鄉音放下米線走開——隨近年來川渝米線在香港愈來愈受歡迎,這一幕已成為香港人的日常之一。川渝一帶天氣既寒且濕,可去寒袪濕的辣椒自然成為了當地飲食的寵兒:重慶酸辣粉、四川麻辣燙、雲南小鍋米線、酸菜魚、口水雞等等,一道道酸、麻辣開胃的菜式,令人見之垂涎。近年更有研究指出吃辣可降低死亡率,不少香港 人都一啖米線一啖凍檸茶。香港雖然夏日濕氣重濁,但辣本性熱,炎炎夏日真的適宜吃嗎?小編今天便為大家簡單講解如何食辣才健康。
為何川渝美食多是辣?
四川、貴州、重慶一帶日照少、降雨多,地形又多為山地、盆地,以致濕氣、雲霧不易散發開去。重慶更有「霧都」之名——長江穿城而過,濕氣繚繞,全年三份之一日子均是雲封霧鎖。貴州有俗語言道「天無三日晴,地無三里平」,可見當地氣候之多雨、地勢之多山不平。受氣候影響,當地濕氣極重,水質寒涼,故飲食多以性熱、溫的食材為主。可去寒袪濕、吃完出一身汗、促進新陳代謝的辣椒便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常客。
香港人適合吃辣嗎?
香港地處嶺南臨海區域,夏天既濕且熱,故本地人應對濕氣的方式為煲袪濕湯(如用赤小豆、扁豆、薏米等等)和沖出各種涼茶:夏枯草、雞骨草、廿四味等等,當中不少均有清熱袪濕之效。不難看出因為香港的濕熱氣候所致,吃性熱的辣椒容易「火上澆油」,尤其在夏天暑氣大盛時,最為不宜吃辣。
香港冬天雖寒但乾,豈不是全年均不適宜吃辣?
若你是濕熱體質,那確實應避免吃辣,以免太「熱氣」而生病。但現代都市人生活與以往不同,若是夏日時冷氣風扇長開、少受烈日照曬、常飲用冷飲、吃生冷食物者,則容易受寒邪所侵,嚴重者久而久之更會變成「陽虛」體質。此種生活習慣及體質者,反而宜適當吃辣。若你夏日時亦有如上所述的生活習慣,則注意不要因為夏天到來而盲目的去飲涼茶、吃性寒的食物(如冬瓜、西瓜、大白菜等)。
吃辣須知
吃辣時常常會為了解辣伴一杯冷飲,筆者大學時也常常去太子吃酸辣粉、飲凍椰汁,但未至畢業時已常常腸胃不適、消化不良。略略查證後才知道原來這種習慣大有問題:「醫聖」張仲景於《金匱要略》直言:「食熱物,勿飲冷水」。日本著名漢醫學家丹波元簡更曾就此解釋:「寒熱相搏,脾胃乃傷」。脾胃主運化濕氣,若受損傷反而會令身體更加濕氣重滯,難以化解。在西方醫學上這種飲食習慣亦容易引發腸痙攣,以後若在譚仔叫凍飲,最好記得請姐姐「走冰」,或者直接飲溫水更佳。
吃辣,尤其在夏日時,是否健康,需就各人體質及生活起居習慣之差異而判斷,不能一概而論。若是閒來心癢難搔偶爾吃吃無妨,記得凡事有度便可。我們月票內亦有「酸辣汁青瓜炒蝦仁」等微辣菜式供喜愛嚐辣的朋友們過過辣癮,微微酸辣開胃而不傷身體,:點此了解更多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