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要食齊五種顏色?中西醫角度多面睇 | 識揀識食
- 妳想煮意
- 2022年8月1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民以食為天,醫以食為先。中醫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強調「治未病」,重視疾病的預防及日常保健,亦建議多攝取五色蔬菜水果——五色為青、赤(紅)、黃、白、黑。攝取適量的五色蔬菜水果,對五臟頗有裨益。而營養學角度上亦建議多吃不同顏色的蔬菜,今天我們就分別從營養學和中醫的角度來解釋當中的原理。

中醫:五色、五味入五臟
此說出自《黃帝內經•素問》的「五藏生成篇」,對後世中醫發展及人們對食材認識有深遠的影響,小編為大家簡單整理列如下圖:

要注意的是,不是某種顏色的食物就必定與對應臟腑相關,食材的生長條件,如水土等因素,會影響它的味道、性質(寒/熱),進而影響其功效。比如苦瓜雖然是綠色,但苦瓜性寒,而且味苦,苦味入心,所以主要功效是清熱、祛心火、治熱病。而紅椒、黃椒、青椒其實為同一物種(彩椒)於不同成熟度下的外觀,其營養及功效大同小異,故不能盲目套用五色之說於全部食材上。
由中醫角度觀之,五臟於五行各有所屬、各有生剋,例:辛入肺,吃辣太過會導致肺氣過盛而傷肝( 肺金剋肝木)。同理,秋天為萬物肅殺、金氣最銳的時分,最為忌辣,宜多吃潤肺食物之餘,亦宜多吃些酸味或綠色食物養肝。

簡而言之,均衡的攝取五色食物,五味平衡,不要太偏重於某一方面,便是健康飲食上策。
了解完傳統中醫角度後,讓我們看看西方營養學會如何看待這說法。

五色蔬菜水果的好處 —— 營養學
蔬菜水果的種類較多,它們有著不同的顏色。相同顏色的蔬菜水果有機會有著相似的營養素。大多數蔬菜水果的顏色主要由其所含的天然色素決定,而這些天然色素大多數是抗氧化劑,有不少的好處。例如花青素,它們能夠幫助我們抵抗自由基的侵害、降低患上癌症的風險。除此之外,不論是甚麼顏色,蔬菜水果含有大量水分,能夠為身體新陳代謝提供原料。膳食纖維能夠幫助促進腸道蠕動和調節身體壞膽固醇的含量。
紅色
紅色蔬菜的例子也有不少,例如蕃茄。蕃茄含有茄紅素,能夠幫助抗氧化,免受空氣中自由基的侵害,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壞,能夠降低患癌的風險。茄紅素屬於脂溶性色素,在烹調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油能夠提升茄紅素的吸收率。
綠色
綠色的蔬菜種類較多,例如菜心和菠菜。綠色蔬菜大多數含有鉀質,鉀質能夠調節人體的電解質,幫助身體排走多餘的鹽份,並降低血壓。此外,這類的蔬菜水果大多數含有不少的膳食纖維,適量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、舒緩便秘、有助穩定血糖。

黃色
以南瓜為例,南瓜含有葉黃素。葉黃素是類紅蘿蔔素的一員。葉黃素是一種抗氧化劑,能夠保護眼睛免受自由基的侵害。其次,葉黃素是視網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能幫助吸收藍光,保護視網膜。
白色
以山藥為例,根據香港大學中醫學院研究指出,山藥當中含有活性蛋白,它能夠幫助治療一些更年期疾病,能夠幫助提升婦女的雌激素合成,幫助降低患上相關疾病的風險。
黑色
以芝麻為例子,芝麻含有植物性鐵質。鐵質是血紅蛋白的原材料,人體吸收鐵質能夠幫助生成血紅蛋白,血紅蛋白能夠將氧氣傳遞至大腦或者肌肉使用,特別適合貧血人士。黑芝麻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鈣質,對髮質有益,亦能防止脫髮。

不論是營養學還是中醫,結論均是殊途同歸——建議均衡地攝取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。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是健康的不二法門。中醫亦建議按時節變動而着重某些方面的保健——比如現在8月夏秋交替之時,需要健脾潤肺;9月白露後秋燥更盛,則重點在潤肺養肝。若對此道沒有太深鑽研,不妨嘗試我們的月票服務,我們按時節需求製作餐單,更會諮詢營養學家意見,為大家提供均衡健康的飲食。
Comments